234年2月,春寒料峭之际,胡氏悄然入宫,密告诸葛亮称刘琰殴打妻子并构陷她与刘禅私通。这个消息如同雷霆一击,诸葛亮听闻后,不禁惊愕,随即立刻派人召来刘琰,以便核实此事。回想11年前刘备去世后,刘琰依托两朝老臣的身份,放纵自己,沉迷于声色犬马,性格变得傲慢与荒诞优配库,处处与人结怨。即便是心胸宽广的诸葛亮,眼见刘琰的行为,心中也难免生疑,对刘琰所言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。
然而优配库,面对诸葛亮那冷峻的目光和手中状书,刘琰再也无法保持往日的冷静。他颤抖着,低声恳求道:“我本性格空虚,无能为力,德行浅薄。屡饮酒误事,言语轻率,未曾考虑深远。今后必定自我约束,改正过失,誓以死报效国家。”他眼中满是悔意与恐惧。诸葛亮听后沉默良久,最终在几日后作出决定,刘琰被处死并弃尸市中。这一举措,不仅平息了刘禅的怒火,也压制了蜀汉内部蠢蠢欲动的反战情绪。
然而,刘琰的死后,仅仅八个月,诸葛亮便因病重辞世,时年五十四岁。临终之际,他对儿子诸葛瞻充满深切的担忧,他写下了“诫子书”,叮嘱诸葛瞻时刻保持警觉,潜心读书,牢记父亲的教诲,切勿反对北伐。
展开剩余80%那么,诸葛亮为何如此郑重其事,叮嘱儿子不要反对北伐呢?他的北伐成果又如何?又为何他能对刘琰进行如此果断且决绝的处置?
独断专行的诸葛亮
诸葛亮是世人皆知的足智多谋、才思敏捷的名士。因刘备三顾茅庐,诸葛亮才出山辅佐,致力于恢复汉室的宏图伟业。在此过程中,他不仅重视政治权谋,还积极关注军事战略,一心一意地实践隆中对,誓言恢复汉室、问鼎中原。然而,作为一名军事统帅,他却常常过于谨慎,对一切事务亲力亲为,力求完美,导致他事事操心,过于谨慎和独断。纵观他的七年军旅生涯,诸葛亮五次北伐,深入魏境数百里,带领蜀汉征战到魏国腹地,使得北方强敌为之一顿。
然而,命运往往与梦想背道而驰。诸葛亮虽勇,但他终究未能在北伐中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234年初,蜀汉大军北伐,兵锋直指魏国的边境。即便如此,面对一片复杂的局势,诸葛亮已经深知自身的困境。年已54,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得他的身体急剧下降,常年积劳成疾,已感到身心疲惫。此外,刘禅朝内派系之争愈演愈烈,荆州、益州及东州之间的争斗令整个国家的局势更为动荡,远超了诸葛亮的预期。朝政混乱,战事紧迫,蜀汉缺乏足够的兵员、粮草和其他重要资源,北伐所需的物资供给几乎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。
在出征前的一个月,诸葛亮刚刚处死了刘琰。这位车骑将军曾深得诸葛亮宠信,然而由于妻子胡氏在宫中滞留多日,刘琰心生疑云,误以为刘禅与其妻有不正当关系。出于愤怒和偏执,刘琰不仅殴打妻子,还公然指责刘禅荒淫无度,并因此做出一系列不理智的举动,最终导致诸葛亮亲自出手,铲除了这颗隐患。诸葛亮的这一行动,震惊了整个朝堂,也让魏延等潜在竞争对手露出笑容。
然而,这并非诸葛亮第一次如此果断而无情地处理朝中的不稳定因素。类似的做法曾多次出现在他的治国战略中。廖立这个被赞为“楚之良才”的人物,由于威胁到关羽、向朗、郭演等人的声誉,诸葛亮毫不犹豫将其流放。李严、马谡、李盛等人也因各种原因,在诸葛亮的铁腕政策下死于非命,甚至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。
过度劳累导致的病死
除了刘琰事件,蜀汉军中最大的难题依然是兵源不足。魏国人口超过四百四十万,而东吴和蜀汉两国人口总和还不及魏国的一半。因此,诸葛亮在军中采取了轮休制,每当出征时,军中可有两成的士兵轮流回国休息,从而勉强维持战斗力。然而,即便是这样,他依然无法弥补蜀汉在兵力上的巨大差距。
在五丈原驻扎的两个月时间里,诸葛亮几乎没有与魏国主力交手,偶有小规模的偷袭也被郭淮成功防守。更令人失望的是,蜀汉的盟友东吴又一次在合肥失利,十万东吴大军折戟沉沙,形势愈加严峻。战局一度陷入胶着,而司马懿的防守稳如磐石,蜀军无法突破魏国的防线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蜀汉的士气逐渐下降,战斗意志也在消耗中慢慢瓦解。诸葛亮无力再战,终于在一天病重难愈后,勉强命令撤退。然而,他的身体已经不再支撑他完成最后的使命,超负荷的劳累彻底摧毁了这位杰出的军事统帅的生命。
在临终前,诸葛亮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诸葛瞻身上,并不遗余力地告诫他要谨慎从事,牢记家国大计,不轻易反对北伐。
杨仪的镇守与魏延的灭顶之灾
诸葛亮去世后,蜀汉朝廷陷入混乱。杨仪作为蜀军的继任指挥官,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。为了稳定军心,他先行向魏延军中派遣费祎,试图测试魏延的反叛意图。此时,魏延与杨仪有着深厚的嫌隙,即便在诸葛亮在世时,魏延也曾多次表达对诸葛亮和杨仪的不满。
然而,司马懿早已深知诸葛亮的弱点,并利用这一点对蜀汉进行窥探。当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无法隐瞒时,杨仪果断采取了应对措施。他迅速指派姜维制造出一副与诸葛亮相似的木雕,将军中的士兵和魏军愚弄,掩盖了诸葛亮死亡的消息。与此同时,杨仪以“反叛”的罪名,彻底铲除了魏延。
然而,权力的游戏从未停歇。杨仪虽以此暂时稳定了蜀汉朝局优配库,却也因此得罪了许多人。不久后,他因自身的急功近利和强烈的权欲,被刘禅废除,最终自尽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